口头报告真空低温下钢表面变色、冷凝与摩擦的关系
编号: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3-12 09:11:52 浏览:70次

2024-05-12 11:35

15min

[H1] 论坛7:摩擦、磨损与润滑技术A [H1-1] 论坛7A上午

暂无文件

摘要
超低温是研究基础物理学和量子现象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低温真空制冷获得困难和低温在线表征技术的限制,导致人们对材料在低温下的特性缺乏了解。我们发现,即使在低温真空环境下,微量气体分子也会发生凝结并影响钢表面的颜色和润滑性能,这对深空光学探测和真空润滑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两项新进展:首先,我们使用质谱仪和低温摩擦磨损试验机动态检测了温度变化过程中残余气体分子含量与钢表面变色之间的关系。通过多次热循环和长时间抽真空,结果表明钢表面的颜色强度与冷凝气体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水分子的低温冷凝是钢表面变色的主要原因。其次,我们通过调节冷凝气体的含量来减少钢表面的磨损。随着气体分子的冷凝,钢/钢摩擦副之间的摩擦系数开始下降,冷凝层的存在使钢/钢摩擦副的磨损寿命至少延长 100 倍。通过积极调控冷凝在钢表面的氮气和氧气含量,可显著降低磨损。
关键词
超低温;变色;冷凝;摩擦
报告人
朱 永琪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